网站banner1

林余存 温州老板的天下

2016-06-21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4016

    

    2013年3月7日讯,19岁离开温州来京闯荡,如今48岁的他,已成为北京市政协委员和刚刚成立的温州(中国)商人联谊会首席主席。林余存把大半生的精力都投在了美容美发行业。他事业起伏的历程,也是很多温籍商人在京发展的缩影。

  姐夫是章光101创始人

  林余存出生在温州乐清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世纪80年代,中学毕业的他跟随姐夫、章光101创始人赵章光先生一起开始创办章光101毛发再生精厂。从西子湖畔事业起步,到进军河南郑州建厂,再到1987年北京章光101集团正式成立,林余存承担了从药品质量管理到产供销协调许多任务。在创业起步、发展过程中,他拿到了大学文凭,从一名普通的技术员成长为企业科长、厂长、经理直到集团的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总经理。

  伴随着章光101日益发展壮大,温州商人北上掘金的浪潮在全国范围涌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温州发廊”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个人形象越来越在意。美发的概念从开放前沿的广州率先引入,却被商业嗅觉敏锐的温州人抓住了机会,将美发的潮流在各大城市发扬光大。与此同时,北京市场对美容美发用品的需求激增。1992年,在担任章光101副厂长时,林余存与新加坡厂商合作开办了合资企业“北京丽晶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经营洗发水类产品,取得了不错的效益。

  世纪天鼎转型批零市场

  不过,毕竟美发不是温州人的专利,再加上有些人假借“温州发廊”旗帜从事其他经营,糟蹋了温州商人的声誉。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开始,已经有所斩获的温州人渐渐从理发技师的角色淡出,专心做起美容美发用具的生意。此时的林余存一边继续打理章光101品牌,一边把眼光投向了餐饮、服装、百货、电器、房地产等其他领域,并不断搜寻更大的机会。

  2002年,当得知崇文区政府要打造被誉为“第二条王府井大街”的大都市商业街时,林余存认为机会来了。2002年10月,定位高端的“世纪天鼎品牌服饰广场”字样出现在京城各大报刊的版面上,“服饰巨无霸落户珠市口”之类的标题赫然在目。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在前期投入8000多万元改造经费后,林余存在政府的帮助下邀请多家知名服装品牌代理商,举行了数次招商大会。然而,令林余存和市、区政府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幅美好的蓝图没有打动客商,大部分客商不愿意进驻世纪天鼎。

  “感觉就好像满腔热血掉进冰窖里。当时整条街商气不足,招不到商。情况非常艰难。”正在林余存苦思冥想对策的时候,一个消息传来:南中轴路要改造,原天桥周边的六个商品市场全部拆迁,上千商户亟须转移。林余存用商人的直觉作出判断: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商机!“我们开了两天两宿的会,最后决定转型,让世纪天鼎从服装服饰广场转型为商品批发零售市场!”

  这一战略立刻得到市场认可。短短两个月就招商1300多户。2003年6月,占地面积三万平方米的世纪天鼎市场正式营业。开业初期,市场的经营状况并不稳定。“开业后商气稳不住,直到2005年还比较艰难。那年年底我们开董事会商议究竟要不要放弃这个市场,怕商户们知道,我们都不敢在商场的会议室开,跑到河南大厦开的。投了七八千万的项目,我们都想一千万就卖掉。”最终,林余存带领的这批“能熬”的温州人决定继续做下去。


    成了美容美发的风向标

  2006年,又一个好消息传来:珠市口大街也要进行大规模拆迁,原来美容美发用品用具一条街上的商户又面临搬迁。

  “美容美发用品是我的老本行,很多商户都是乐清、瑞安、平阳、苍南、永嘉等地的老乡,我做美容美发市场有天然的优势。”在林余存低租金、优服务的吸引下,原先零星分布在前门大街、永外大街等处的美容美发商户几乎全部搬进了世纪天鼎,还有个别商铺进入了周围的美博城、珍贝大厦。一个新的美容美发市场在珠市口东侧成形。

  如今,美容美发用品用具成为世纪天鼎最具特色的经营项目。以世纪天鼎为主的珠市口美容美发用具批发零售市场,不仅成为北京美容美发行业的风向标,也是辐射整个华北地区的批发零售定点供货市场。这里不仅汇聚了国内外上千个品牌的美容美发用品、护肤品、化妆品、生活护理用品、生发、染发用品、日化洗涤用品、香薰、香水、精油、彩妆等有关用具,还涉及理发店座椅、洗发池、全套理发工具、理发师工装以及发廊样板间设计。“我们充分利用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商户们以产品展示为主,真正的交易直接由仓储配送到各理发店、美容院。我们有些商户做得很大,年营业额几百万。”

  在北京打拼近三十年的林余存,说话时经常冒出“齐活”、“一眼”等北方话,言谈举止也流露出北方人的热情豪爽。强烈的适应性、独到的生意眼和特别具有风险观念正是温州商人被誉为“中国犹太人”的重要原因,吃苦耐劳、薄利多销、诚信经营,让他们在中国和海外的市场站住了脚。前不久,林余存还牵头成立了温州(中国)商人联谊会,把全国部分温州商会会长、名誉会长及温籍商业优秀企业家凝聚在一起,加强温州商人之间以及与各地政府、企业的交流合作,打造温商共同学习与提升创业层次的平台,并筹备在首都北京建设温商大厦。“只有与时俱进才有更大的发展。”林余存笑着对记者说。

  补白:什么叫商帮?

  商帮在我国古已有之。中国古代有徽、晋、陕、鲁、闽、粤、宁波、洞庭、江右、龙游等十大商帮,其中以徽商和晋商规模最大、实力最为雄厚,纵横商界500年。

  晋商俗称“山西帮”,亦称“西商”、“山贾”。虽然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周朝的晋唐时期,但真正崛起于明代,至清乾隆、嘉庆、道光时已发展到鼎盛期。特别是到清朝中叶,晋商逐步适应金融业汇兑业务的需要,由经营商业向金融业发展,咸同时期山西票号几乎独占全国的汇兑业务,成为执全国金融牛耳的强大商业金融资本集团。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徽州商人或“徽帮”,是旧徽州府籍商人或商人集团之总称。徽人经商,源远流长,明成化、弘治(1465-1505年)年间形成商帮集团。他们东进苏杭无锡常,抢滩芜湖商道,掌控长淮水运口,南达湘、蜀、云、贵、川,往来京、晋、冀、鲁、豫间,远涉西北、东三省。最后,西进赣、湘,沿东南达闽、粤两省,直至扬帆入海与日本进行贸易。此时的徽商达到鼎盛时期,“无徽不成商”开始叫遍天下。

  商帮盛兴于明清,当时他们的贸易活动领域遍及全国各地,其商品更曾远销到俄罗斯、蒙古、东南亚等世界各地并大受欢迎,对当时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近代对外贸易的兴起,产生了重要作用。

  研究学者指出,作为一种互助形式,商帮在商业往来中起了很大作用,有效地整合了商业资源。而且,商帮的内部分工也是自古有之,每做一桩买卖,大家就会决定谁负责买卖,谁负责运输,谁负责产品的保护。但同样的,商帮的弱点也很明显,个人意图突出,帮会的内部成员很不稳定,整体利益很少。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传统商帮因经营模式无法适应新形势而逐渐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