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古乐

2016-05-26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2871


纳西古乐

        来丽江,喜欢古老音乐的朋友不可错过《纳西古乐》,纳西古乐好不好看?(只要您会欣赏,肯定好看)纳西古乐在哪里?(东大街中段)纳西古乐演出多少钱?(A票160,B票140,C票120,当然,都有优惠,微信xiao guo guo 2200) 


        居住在中国西南,云南省西北部“三江并流”地带的丽江纳西族,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能歌善舞、最富音乐天赋的民族。由于丽江地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的接合部,汉藏文化的交融区,又是高原畜牧民族与河谷坝区农业民族交往融合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多元文化在这里碰撞,造成了多元文化的交汇点,音乐的活化石———纳西古乐便是多元文化相融合的艺术结晶。纳西古乐植根于纳西族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婚丧嫁娶、起房寿辰、休闲娱乐都离不开它,在纳西文化构建中占有重要地位。 

        丽江纳西古乐是人类共同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音乐活化石,在中国乃至世界音乐研究领域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它不仅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地位,而且还将在今后的民族文化发展中继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纳西古乐之渊源能歌善舞的纳西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这里,如纳西古乐《热美蹉》,便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音乐舞蹈。东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纳西先民就把《白狼歌》献给汉王朝,这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乐章,是有记载的纳西音乐与中原文化的第一次交流。唐代《云南志》载:纳西人“俗好饮酒歌舞”。元代李京《云南志略》:“末些(纳西)……正月十五登山祭天,极严洁,男女动百数,各执其手,因歌舞以为乐。”宋末元初,纳西族为反映氏族战争、向往和平而创作了大型古代乐曲《白沙细乐》。在纳西族古老的东巴经古籍中,就有大量的祭祀性音乐和习俗性音乐。东巴经中用象形文字记录了数十种古典舞蹈的舞谱“磋姆”,不仅是国内少数民族古文字中迄今罕见的舞蹈专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用文字记录的舞谱。明代绘制的丽江白沙壁画,塑造有优美动人的乐舞形象。明洪武十五年(1382),丽江土酋阿甲阿得归附明朝,朱元璋赐姓木,并为世袭土司,当时明朝实行边疆屯田制,有大批汉族移民入滇,这些移民就把中原文化、技艺传播给边民。其中,音乐的传入有道教等宗教音乐与民间音乐。中原音乐被酷爱音乐的纳西人所接受,被广为传承,同时把纳西族独特的乐器苏古笃、波泊以及冷资筚篥(直笛)增加到乐队中,并溶进了纳西族的审美情趣和音乐素材。 

        地埋环境是一个民族文化形成某种类型的前提性因素,一定程度上又影响到民族文化的发展趋向。汉代开辟的南方丝绸之路和与之交叉的茶马古道都经过丽江,促进了纳西族与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融。素有“音乐活化石”之称的“纳西古乐”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下,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在历史长河中,纳西族先民不但创造了反映本民族不同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宗教、习俗等的音乐文化,还奇迹般地引进、学习,并完好地保存着部分内地早已失传了的汉族古典音乐。东巴音乐、《白沙细乐》、丽江洞经音乐已经引起当今世界热切关注并被国际公认为中国纳西人“丽江三宝”。“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各种优秀文化兼收并蓄的多元化相融汇的艺术结晶。 

        纳西古乐之内涵“纳西古乐”是纳西族在长期劳动和实践中创造和吸收外来音乐,充实丰富逐步形成并传承至今的民间音乐。它主要由原始歌舞《热美蹉》、东巴音乐、《白沙细乐》、纳西化了的丽江洞经音乐和具有代表性的纳西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纳西小调》等其它民间音乐组成。 

        《热美蹉》。它是产生于氏族社会时期的原始舞蹈音乐,广泛流行于纳西族民间的丧葬歌舞,并被载录于纳西族东巴经中,此种唱跳只能用于长辈过世后的丧葬仪式中。“热美蹉”是“驱魔”的歌舞,音乐素材直接来源于自然界音乐和舞蹈相结合,无乐器伴奏,无音阶、无音列法则,是模仿兽步的舞蹈,多声部之间形成富有原始艺术美感的不协和音程,是人类原始音乐的活标本,至今还存在于丽江大东、鸣音、宝山一带山区纳西族丧葬礼仪之中。《热美蹉》这样的音乐任何乐谱都无法记录,只有靠世代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 

        东巴音乐。它是纳西古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存着民间古老而质朴的大量乐章。这些乐章长期在纳西族东巴当中以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保存在纳西族东巴经古籍中。纳西族民间又俗称“东巴调”或“东巴唱腔”。它是产生并且迄今仍然保留、传承于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教法事仪式和道场仪式之中的音乐。东巴音乐包含有唱腔音乐、器乐音乐以及舞蹈音乐3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是纳西族保留传承至今的古代音乐文化,在国内外音乐界均享有一定的声誉。随着东巴祭司的不断逝世,由其所掌握并拥有的唱腔也将面临逐步消失的危险。 

        《白沙细乐》。纳西族民间俗称“别时细哩”,它是迄今仍然保留并传承于纳西族民间的大型丧葬歌舞、器乐组曲。《白沙细乐》包括舞曲、歌曲以及器乐曲牌三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古朴典雅,有相当高深的艺术造诣,在中国音乐历史上一直占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具有着较高的欣赏与收藏价值,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乐曲由《笃》、《一封书》、《三思吉》、《阿丽丽格吉拍》、《美命唔》、《跺蹉》、《抗蹉》、《幕布》8个乐章有序组成。以部落战争的悲剧故事贯穿始终,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乐章、有故事、有哲理、有和声的大型管弦乐套曲。 

        丽江洞经音乐。它是明清以来渐次由汉族、白族地区传入纳西族地区,并至今仍然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组民间器乐,其中所包含曲牌名称具有较久远的历史内涵,是近年来国内外具有较高影响的中国少数民族乐种之一,是研究纳西族音乐文化,尤其是研究明清以来纳西族整体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内容。400多年来,经历代纳西族乐工的传承、加工、演变,便自然而然地融入了纳西人的思想情感、文化心态及纳西族民间的风韵,使之成为融汉族传统音乐的旋律及纳西族音乐风格为一体的特殊乐种,它是汉族、纳西族音乐文化相互渗透、交融的结晶,可以说是纳西化了的汉族传统音乐,这便是丽江人民将其称为“纳西古乐”的重要原因。丽江洞经音乐中既保留有汉族江南丝竹的清丽韵味,又糅进了纳西族民间乐曲粗犷、豪放的风格,形成十分独特的格调,它实际上是一种儒释道合流的宗教性科仪音乐,也称为“雅集型儒家细乐”。丽江洞经音乐传承方式有谱传,纳西族用中国传统乐谱“工尺谱”记录唐宋元词曲音乐及道教科仪音乐。 

        《喂默达》、《谷气》等其它民间音乐。纳西古乐还有纳西先民在游牧、农耕等各个时期产生的民间歌舞《喂默达》、《谷气》、儿歌、小调、口弦调、打跳调等,这些民间音乐在纳西社会中广泛流传,为大众所喜爱,口传心授,代代相传,在逢年过节、婚丧寿祭等日常生活活动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内容。 

        《热美蹉》、《喂默达》是最古老的原始音乐,《白沙细乐》是中国至少有700年历史的有故事、有情节的大型管弦曲,丽江洞经音乐是中国音乐界专家认定的至今保存在丽江的中原古典音乐珍品,它们被誉为“活的音乐化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音乐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由于丽江地理环境的封闭性及纳西族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崇敬和吸纳,加之有我国古老的工尺谱作为传承媒介,因而纳西古乐虽经漫长岁月时盛时衰的流变,其音乐的原生形态却变异甚微,堪称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珍贵遗存。 


宣科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