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云之南的农业现代化力量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纪实

2016-05-17
新闻来源: 云南省温州商会
查看次数:3670

特色经作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特色经作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茶叶面积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这里静卧着千年的雪山,雪水浇灌着山脚的玫瑰花海。咬一口花瓣做成的鲜花饼,芬芳四溢,唇齿流香。

  这里也有连绵葱郁的热带雨林,名目繁多的野生菌菇,精灵般跳动在林木间,犒赏着人们的舌尖。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这里气候温润,满眼春光,各色果蔬天天在种,天天在长,天天在收。

  这里也不是只有春天。地处高原,海拔跌宕,“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立体型的地貌和气候,孕育了其物产的丰富多样,造就了公认的“植物王国”“动物王国”和“世界花园”美称。

  这里是彩云之南。造物者似乎对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的农业人格外垂爱,给予了其如此多姿多彩的资源禀赋。而如何利用好这样的优势,则成为云南农业必须用心解答的课题。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更是提出殷切期望:“要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立足多样性资源这个独特基础,打好高原特色农业这张牌。”

  高原特色这一定位,指明了云南农业该“干什么”的问题。有特色,做足特色,就有市场,就有效益,就有出路。但光有特色还不行,要把高原特色农业真正做大做强,必须改变自给自足的传统小农经济,把现代产业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加快“调结构、转方式”,实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

  立足高原特色,探路现代农业。云南全省上下凝神聚力,孜孜以求。彩云之南,涌动起农业现代化的新力量。

 

  天高地广人和汇聚农业发展磅礴之势

  资源丰富而基础薄弱,产品优质但产业滞后,云南农业优势与短板并存;托着农民增收致富梦,事关全面小康大局,云南现代农业这篇大文章必须做好;打高原牌,走特色路,云南在重重制约下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农业现代化之路

  对于僻处西南、群山阻隔的云南来说,农业现代化的梦想,长期以来似乎一直颇为遥远——

  土地贫瘠,缺水严重,高稳产农田占比低;山谷纵横,地形破碎,耕种收机械化难度大;农业人口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产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而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钱从哪里来”一直困扰着各级政府部门。

  这是云南硬币的一面。重重制约之下,要走好农业现代化之路难度可想而知。但是,云南硬币的另一面却给现代农业发展增添了无尽魅力。

  走进这片土地你会发现,这里藏着太多的“宝贝”:说蔬菜,全省1800多种,居全国之冠,松茸、鸡枞等野生食用菌名声在外;说水果,这里从温带品种到热带品种一应俱全,“头顶香蕉,脚踩菠萝,跌倒了还能抓起两把草莓”;说茶叶,滇藏茶马古道由此起始,普洱茶香飘至今;说花卉,这里有八大名花争奇斗艳,“云南山茶甲天下”;说药材,三七、天麻、重楼、石斛等名贵中药材琳琅满目,云南白药更是久负盛名;说畜牧说渔业,这里是闻名遐迩的“动物王国”,畜禽资源新品种和土著鱼品种数量均为全国第一,其中多个品种为云南省所独有。

  如此丰富多样的资源集中在一个省份,这在全国乃至全世界也是不多见的,也给了云南农业足够的“特色”。

  不仅如此,云南农业还是“高原特色”。高原独有的生态环境、光热水土,造就了云南农产品“生态环保”“安全优质”的特点。而高海拔与低纬度兼具,又让云南“冬有鲜花,夏有雪山”,瓜果蔬菜四季飘香。一个省份内既有高原农业,又有冬季农业,这同样极为难得。

  “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云南农业由此拥有了四张亮丽名片。立足如此的资源禀赋,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云南坐拥“地利”。

  而随着近年来中央不断加大对“三农”、对西部的重视和支持,云南农业发展更是迎来了“天时”:东部产业陆续西迁,给云南带来了资金、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西南开放的桥头堡战略,让云南从边陲之地变为对外通衢;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为优质生态的高原特色农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古代南方丝绸之路要道上的云南面向“三亚”、肩挑“两洋”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这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天时地利齐备之下,能否抓住机遇,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实现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事关万千农民的增收致富梦想和全面小康的大局,对云南来说至关重要。

  “加快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关系云南全局与长远的重大战略任务。”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告诉记者,“这是云南的朝阳产业,是云南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是我们必须做好的一篇大文章。”

  基于这样的判断,201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全方位进行谋篇布局,设立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十二五”期间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从2010年起,云南连续开展对州市政府的农业工作目标进行责任考核,进一步激发了地方政府的干劲。

  打高原牌,走特色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之路走得风生水起。

  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技服务条件,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为基础相对薄弱的农业“强筋壮骨”,也感召着省内外有志之士纷至沓来。从联想、阿里巴巴、蒙牛、新希望等大企业集团到一个个怀揣梦想的新农人,各路英杰纷纷入驻,为云南带来了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

  短板正在弥补,优势日益凸显。天高地广的云岭高原上,汇聚起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磅礴之势。

  “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多赢之举。”云南省省长陈豪表示,“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闯出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子。”

       以“多”取胜勾勒现代农业缤纷版图

  散落在云岭高原的特色产品,必须形成适度规模,抱团出击。但土地“碎片化”的省情,决定了云南发展现代农业不能一味追求规模,而必须充分利用全省的复合型资源和立体型气候,走“多产业,多品种,多季节”之路

  高原特色,这是云南农业与生俱来的优势。但长期以来,这些特色杂乱无章地散落在广袤的丘陵田野、深山森林中,农民“自给自足”“提篮小卖”,既缺少规模效应,也没有形成产业链条。

  在弥勒市从事花卉苗木经营的吉成园林科技公司副总经理张艳梅,对这一点深有体会:“云南是植物王国,但前些年苗木产业为什么竞争不过一些东部省份?因为人家一个镇甚至一个县都在做,有规模,从前端科研到末端销售,产业链很完善。”

  现在,弥勒市利用当地土壤、气候、资源优势,把花卉苗木作为全市的支柱产业来打造,推进基地化、良种化、标准化和产业化生产,这无疑也让张艳梅增添了动力和信心。

  弥勒市农业结构的调整,体现的是云南全省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大战略。

  “农业结构怎么调、调什么,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云南省委副书记钟勉表示,“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要遵循市场规律、农作物生产规律、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宜粮则粮,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构建特色鲜明的区域发展格局。”

  在这一思路的引领下,全省各地找准自身优势,不断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化整体开发,带动着云南农业从“小、散、弱”一步步迈向“大、强、优”。

  当然,云南也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全省国土面积虽然有40万平方公里之多,但是山区、半山区占到了94%,耕地“碎片化”状况突出。

  “这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像东北、华北一样,单独一个产业,动辄成千上万亩连片发展。云南最大的优势不在于‘大’,而在于‘多’。一个地区有一个地区的特点,若干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地区,形成了特有的复合型资源、立体型气候。”云南省副省长张祖林告诉记者,“因此,在农业产业时空分布上,我们必须走多产业、多品种、多季节的路子。”

  多产业——云南构筑起了高原粮仓、山地牧业、特色经作、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六大产业板块,做到山上是经济林果,坝区有粮食蔬菜,圈中有猪鸡牛羊,力求把全省丰富多彩的资源用足用好。

  多品种——鲜食品种和加工品种、早熟品种和晚熟品种、高档品种和大众品种共同开发,瞄准不同的市场需求,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

  多季节——利用海拔高差和光热资源强化冬季农业开发。无论北方冰天雪地,还是南方高温湿热时,云南总是一片生机盎然,果蔬四季飘香,终年供应。

  秉持着以“多”取胜的理念,如今的云岭高原上,勾勒出了现代农业的全新版图、缤纷画卷。一片片闲置的荒山荒坡被开发出来,一个个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向着百亿元甚至千亿元产值迈进。

  2014年,全省咖啡面积187万亩,产量11.8万吨,均居全国第一;橡胶面积830万亩,产量42.6万吨,全国第一;鲜切花面积105万亩,产量83亿枝,全国第一;

  此外,茶叶、甘蔗面积全国第二,蚕桑面积全国第三,马铃薯面积全国第五,肉牛存栏全国第三,生猪存栏全国第五……

  “对于看准了市场、找准了优势的产业就一定要集中力量发展和打造,对于没有市场、没有优势的产业要坚决退下来,只有结构优化了才能确保转方式能够转出发展空间、转出生产效益。”云南省农业厅厅长张玉明表示。

  这种结构优化,不仅包括一产之间“种什么”“养什么”的调整,而且也涉及一二三产之间的调整。从种养业到加工业、旅游服务业,云南农业的产业链、价值链正不断延展,实现着一二三产的融合互动,把云南的味道、云南的美丽,散播得更远更广。

  “菊花台”“花千骨”“菊花裙”……刚刚过去的这个秋天里,“2015中国第三届切花菊品种展示会”在嵩明县的农业科技园盛装亮相,昆明虹之华园艺有限公司自产的120万朵菊花色彩缤纷、形态各异,各种流行与古典造型让游客流连忘返。“不仅有不菲的门票收入,同时也提升了嵩明乃至全省花卉产业的知名度。”云南省花卉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姚兴国说。

        用好山好水好资源吸引人们追逐绿色财富梦

  云南充分释放红土高原的独特魅力,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双管齐下,既“内育”又“外引”,高原变成了资金、技术、人才竞相涌入的“洼地”,新型经营主体加速崛起,撑起了现代农业新天空

  在弥勒市的东风农场,流传着一个关于酿酒葡萄的故事:早在18世纪,法国传教士随马帮进入云岭高原传教,同时也将法国的酿酒葡萄引进种在了这片红土地上。二十世纪50年代起,两代知青用血汗将东风农场这片荒原开垦成沃野,并发现了宝贵的高原酿酒葡萄资源,期盼着有朝一日能酿出优质的葡萄酒,让贫穷的乡亲们因此富裕起来。

  2000年世纪相交之际,香港通恒国际投资集团董事长武克钢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这里,看到了一个已经关闭废弃的葡萄酒厂,周边触目所及一片荒凉,没有一寸水泥地、没有一间砖瓦房,只有一片上好的葡萄园,和一个渴望能够在这里酿出葡萄酒的历史故事。

  然而就是这片葡萄园和这个故事打动了武克钢,让他很快作出了投资的决定,并与东风农场一拍即合,合资组建了云南高原葡萄酒业公司。如今,公司打造的“云南红”已经成为云南红酒的招牌,销量占到全省9成以上地区,带动全市葡萄种植面积达10万余亩,每亩收入可达6000多元,当年知青们让老乡靠葡萄致富的梦想,终于成真。

  像武克钢一样被云南独特魅力所吸引的,大有人在。在云岭高原与若干农业公司负责人、种养大户等交流,他们之所以选择在云南追逐绿色财富梦想,都是对这里的好山好水好资源情有独钟。

  也是因为有了这些新鲜的农业力量,云南农业才能突破人才、技术、资金等多个瓶颈,加速实现现代化的梦想。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无疑是各路资本纷纷抢滩云南农业的关键。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不能听之任之,必须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要强化政策扶持,积极鼓励、合理引导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农民投身云南农业,夯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的发展基础。”云南省农业厅副巡视员毕虹说。

  政府的主动作为,使得大批新型经营主体在云岭高原上加速崛起,带动着广大农民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撑起了现代农业新天空。

  省外,云南把高原特色农业变为招商引资的“招牌”,雀巢来了,嘉士伯来了,阿里巴巴来了……国内外工商资本兴起了投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热潮;省内,通过政策扶持引导,推进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一个个农业“小巨人”茁壮成长,全省现已涌现出600多户农业龙头企业、73个省级农业精品庄园、9000多个家庭农场、近3万个合作社。

  在刚刚召开的全省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现场会上,云南省政府《关于培育壮大农业小巨人的意见》审议通过,在原料保障、技改扩能、市场拓展、创新融资等方面,政府将对新型经营主体继续加码扶持。

  市场和政府的合力,在双友牧业公司进驻马龙县的过程中有着充分体现。公司总经理黄鑫曾经是钢铁企业的老板。他告诉记者,炼钢虽然赚钱,但资源总有用完的时候,转型发展势在必行。而之所以选择到马龙县来当“牛倌”,就是看重了云南特有的肉牛品种、自然环境和饲草资源优势。

  马龙县农业局局长高德安介绍说,2014年12月,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院历经30余年自主培育的“云岭牛”新品种顺利通过了国家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这个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第4个、南方第1个自主培育的肉牛新品种,具备生产高档“雪花牛肉”的能力,一举填补了国内品种的空白,改变了高档牛肉长期进口的情况。

  “现在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对优质牛肉的需求会快速增长,发展潜力巨大。”黄鑫说,这是他到马龙投资的市场驱动力。而同时,在项目落地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服务也让他感触颇深:“选址建厂的时候,农业局的干部们轮流驻点,搭着帐篷跟我们一起盯着施工,协调各方面关系,确实让企业的信心和干劲儿更足了。”

  如今,在“云岭牛”的带动下,一大批“牛倌”快速成长起来。在马鸣乡茶场,农场主陆云长养了70多头牛,双友牧业负责收购,县政府还有补贴,一年收入几十万元不成问题。

       把产品魅力变为消费吸引力市场竞争力

  僻处西南的优质农产品要打响名头,必须把品牌建设作为生命线,在营销上下足功夫,云南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优势,才能透过一批“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传递到四面八方

  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最终要和市场进行对接,变“自己吃”为“向外卖”,这既需要产品有特色有质量有竞争力,还需要在流通、营销等环节下足功夫。

  山下果木葱茏,山上皑皑白雪。丽江桃园牧歌种养殖有限公司的1000多亩雪桃,就在玉龙雪山脚下。因为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生长时间长,桃子的口感格外脆甜,再加上海拔高低错落,不同区域的雪桃次第成熟,瞄准了季节空当,可以说是市场上很对消费者胃口的产品。但问题是,远在雪山脚下,怎么保证桃子卖得动、卖得俏呢?

  “我们和两家互联网公司合作搞销售,在网上都卖爆了!”公司负责人张习民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通过“微商”销售雪桃,2个一斤半的雪桃礼盒装定价高达680元,500亩桃园卖出了400万元。

  蓬勃发展的丽江旅游业,也为雪桃开拓市场提供了机遇。“我们把桃园变成了旅游景点,游客进来玩,每人100元,敞开肚皮吃,临走还可以带走一个。”张习民说,下一步,他还打算在雪山脚下种满四季鲜花,打造花海果园,吸引更多消费者前来。

  “我们提出了‘两个丽江’的概念,一个是全市100多万人口的丽江,一个是面向每年2000万游客的丽江。”丽江市农业局局长和建华说,“围绕旅游做农业,市场潜力大有可挖。”

  与互联网共舞,与旅游业融合,丽江的优质农产品通过多种渠道逐渐打响了名头。事实上,在云南农业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全省上下都在不断更新着理念和手段,探寻多种途径来进行推介营销,以求把高原特色农产品的魅力真正转化为消费吸引力、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让各种“宝贝”走出西南、走出大山,进入千家万户。

  酒香也要会吆喝。在云南,宣传推介不只是商家的事儿,各级政府部门也在不遗余力帮着“叫卖”。单是省农业厅用于农产品市场推广的费用,就从2011年的300多万元猛增到现在的数千万元。

  云南省农业厅办公室主任郑清江告诉记者,近年来,省农业厅和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先后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多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2013年,双方第一次在昆明举办云南高原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创造了云南农产品流通史上空前的大手笔,50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经销商齐聚昆明,达成意向协议20多亿元。

  怒江州是云南最边远的地区,然而就是在这次对接会上,怒江老窝火腿被上海万有全公司一次性买断,至今还被这个贫困山区的群众所津津乐道。

  面向国内,云南偏处一隅,面向全球,云南则四通八达。地处边疆,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边境线长,拥有国家口岸21个,出境公路20多条,依托区位优势,抓住国家将云南纳入农业“走出去”重点省份的机遇,云南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业,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今年的昆明泛亚国际农业博览会上,外向型农业就成为一个突出亮点。被称为“神奇之树”的辣木因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古巴领导人而声名鹊起,来自大理永平县北斗乡的“辣木产品系列”在会上备受喜爱,现场供不应求,同时还接到了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笔订单。

  “魅力彩云南,特色云系列”,为了让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更深入人心,云南省今年4月集中举办了8场云系列品牌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发布云南特色农产品。也是在这个月,省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互联网+”成为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的强劲引擎,线上、线下联动,场内、场外共推的全方位市场推介格局逐渐形成。

  在不断的推介营销和社会宣传中,许多原本不为人熟知的特色农产品,开始赢得关注和口碑。云花、云茶、云药、云咖……一批“云系”“滇牌”农产品,进入广大消费者视野和心里,获得了越来越高的市场认可度。

  “当今世界,经济竞争越来越体现为品牌之间的高端竞争,消费市场也已经从‘商品消费’进入‘品牌消费’。要把品牌建设作为生命线,巩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良好形象。”李纪恒展望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因品牌建设而更加生机蓬勃的前景,“打造一个品牌,兴旺一方产业,富裕一方百姓,把七彩云南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优势,透过农产品传递到四面八方,让云南特色农产品形象享誉国内外,形成‘爱吃云南菜、爱喝云南茶、爱赏云南花、爱尝云南果’的消费热潮!”

  “天称其高者,以无不覆;地称其广者,以无不载。”而在农业方面,云南称得上“高”,称得上“广”!在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云南地利藉天时与人和,释放着无穷潜力,“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四张名片越来越亮,推动着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向更高、更广不断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