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场未来走向的思考
如今从桥头到义乌,行车约3个小时。30多年前,要走8个小时甚至将近一天。空间距离没有变化,变化的,是交通手段和道路状况。
这条路,和两地市场的变迁颇为相似:区域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改变市场的手段,以及促进市场繁育的内在因素。
温州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发源地和先行者,一旦将“市场”与“经济”分割成为两个概念之后,温州显然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优势——中国最早一批农村专业市场的发育,曾是温州市场经济典型代表,它带动了温州模式在全国的复制。如今,作为交易场所的市场,已不再是温州经济最倚重的部分,但从专业市场在市域内外发展、变迁,到市域外的繁盛、燎原,我们仍可以从“温州”起源,找到持续深化经济市场化改革的原动力。
从桥头到义乌的“市场印记”
30年前,“东方第一纽扣市场”——桥头纽扣市场,代表着中国农村专业市场最成功的过去。
桥头纽扣市场,并非温州经济市场化的特例。上世纪80年代初,温州已形成十大商品产销基地和专业市场,其中,包括了乐清柳市五金电器市场,乐清虹桥综合农贸市场,苍南宜山再生纺织品市场,苍南钱库综合商品批发市场,平阳水头兔毛市场,平阳萧江塑编市场,瑞安仙降塑革市场,瑞安塘下、莘塍塑料编织袋、松紧带市场等,它们作为中国第一批农村专业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拉开了中国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帷幕。
市场创办积累的经验,结合不同区域的温州人集聚效应,使得温州专业市场的成功模式,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全国。不仅仅在义乌,同时在全国其他城市,经由温州人参与创办的市场,就呈现出漫延的态势。从市区矮凳桥灯具市场,到广东中山古镇灯饰市场。那里汇聚了超3万温商,创办企业达上千家,近七成从事灯饰、照明行业;从平阳温商从做手机零配件加工起步,逐渐在深圳发展手机品牌生产,如今掌握当地华强北路电子一条街超七成经销商,乃至全国七成以上手机零部件生产销售;泰顺9万在外温商,创办700多个专业市场,总投资额5000多亿元,年销售额超8000亿元。
在中国,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温州人。没有市场但有温州人的地方,就会逐渐形成市场。这话放到改革开放至今的30多年后去概括,并不为过。
“遍地开花”的“市场之问”
在温州人不断将市场引向各地的时候,温州本地市场却在萎缩。尤其是十大专业市场,正在瓦解甚至难觅踪迹。
但是,温州毕竟是市场发祥地,虽然风雨飘摇,可很多市场依然驻扎在温州大地:苍南龙港礼品市场、金乡台挂历市场、灵溪参茸市场、瑞安汽摩配市场、乐清低压电器市场、永嘉服装辅料市场、平阳皮革市场、市区文化用品市场、黄龙服装市场等等,都在延续着温州曾经的市场形态一路走来,并给人一种“遍地开花”的感觉,让温州市场缺乏集聚效应,“综合”指数偏低,迎合特定的群体而难以形成市场声势,这是温州和义乌之间的最大差别。去年,义乌市场成交额580亿元,增长12.6%,连续22年居全国各大专业市场榜首。而温州诸多专业市场的营销情况,只是给人留下一头雾水。
但是,专业市场一直是温州的个性,从当年十大专业市场开始,这种“专业化”就一直在持续。如今,遵循这种理念,温州又有一批市场出现,由力天集团投资的“中国汽车金融论坛永久会址暨力天汽车梦工场”已经进场施工。作为一个集汽车营销与博览、汽车运动与文化、汽车商务与娱乐等于一体的汽车消费服务中心,它在拓展着市场的外延,也在充实着市场的内涵。由12家在外温州商会联合组成的温商联合投资中心,将瓯海信泰皮革鞋料市场,作为该中心温商回归的首发项目,成为迄今为止国内以合成革产业命名的首家大型合成革交易中心;以泰商资本注入的泰顺“浙南茶文化城”项目,致力于打造浙南首席茶叶奇石交易中心。总之,温州人固有的“市场情节”和挖不断的市场根基,在本土经济、国内经济和海外经济的支持下,正在实现新一轮的复苏。
“专业市场有小而精的优势,综合市场有大而全的优势,温州不能和别人比体量,但可以比精细化程度。”业内人士的分析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温州在谋求市场重新布局的过程,却不能不考虑自身的缺陷而应当更多看到别人的成功。
电商换市的“市场之变”
回复到当年市场的“一枝独秀”,对于温州来说,已经不可能。但是,温州市场走过的一路、以及外地的经验,却给温州以许多重启的机会和借鉴的意义。
温州市场有产业优势,有温州人的营销网络优势,但无论在地缘上、在政策导向上、在规划制定上,温州都存在明显不足。
在义乌,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一贯制”,也就是说,政府主导市场的帮扶政策,几十年不变,历届政府不是改弦易辙,而是在延续中完善。但是,温州却缺少这种持续不断的扶持,多数市场存在放任自流后“自生自灭”的风险。同时,以产业支撑的市场,往往受制于产业波动而可能萎缩。值得关注的是,温州一些市场的无序问题,已经开始暴露。
“市场的形成与变迁受产业结构、企业形态、商业业态、交通通讯以及政策制度种种因素变化的影响,某些市场原有的形式,如果是因为赖以存在和发展条件的变化而趋于式微,沿用以往做法无异于刻舟求剑。”我市经济界知名学者马津龙认为,所谓政府主导,应该是政府在制度层面的设定,不是政府事无巨细的越俎代庖去取代市场经济的规律。
显然,无论是温州经济界还是执政者,都已意识到当前本地有形市场发展的瓶颈,进而将电子商务这一无形市场作为温州市场振兴的途径。
浙江绿森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正是其中的先行者,作为商务部首批全国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该电商企业连续多年以60%的增幅快速发展。温州党委政府也提出要把网络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一号新产业”来抓,努力打造新经济条件下“以商促工”新模式。
不可否认,电商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抹平市场发展中形成的差距,让受限于区域的各类有形市场站在开放的同一竞争平台。但温州电商如果希望再次引领网络市场发展,必须吸收过去专业市场的衰败教训,摒弃过去低小散杂的市场发展模式,集中全力依靠优势产业发展专门化的电商平台。
同时要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这是温州发展电商须面对的改革。在“汽车梦工厂”的负责人看来,政府应该在市场布局、顶层设计上厘清思路,避免出现各自为政、盲目创立而导致无序竞争的内耗。“从温州市场‘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历史来看,政府无为和职能部门缺位造成培育环境的恶劣不能小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电商发展中我们需要厘清,温州到底有什么优势,能吸引自由配置的资源流入温州而不是流向域外?正如义乌温州商会会长姜永忠所说,在民营经济层面,实业基础和完整的制造产业链,才是温州打造网上市场的最大资本。